央视主持人大赛半决赛,沈鹏鸣五分钟现场展示文稿

2023-12-22 15:31 中国播音主持网 行业热议

《丝路共鸣》

——音乐架起友谊的桥梁

都说想要留住一个人的心,先得留住他的胃。我是万万没想到,一碗小小的桂林米粉做到了。
这是我最爱的桂林米粉,一天不吃就想念。
他叫仁迪,来自印尼爱嗍米粉,非常着迷。
除了吃,能说点别的吗?
喜欢中国,传播友谊,演奏音乐,超级帅气。
我同意,接着奏乐接着舞。
仁迪是广西艺术学院的外籍教师,专门教授印尼音乐。他们刚刚演奏的乐器大家之前见过吗?没见过,其实它们是一个组合,叫作甘美兰,由琴、鼓、锣等十几种乐器组成。在印尼语当中,“甘美”的意思就是噔噔噔,敲击,“兰”代表了音乐,合起来就是敲击乐。说了这么多,我都手痒了,赶紧去学习一下。
预备走,一、二。
 
我试一下啊!
 
对,试一下,预备走,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一,放松,再来,一、二、三、四、反复,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 
太难了!
 
没有!
 
我觉得我适合那个,那个感觉简单一点。
 
我这个可不简单,我错了,他们都错了。
 
真的假的?
 
真的!
 
为什么呀?
 
它起到的是提示我们的作用,相当于一个节拍器。
学习甘美兰,确实有点难。传播甘美兰,方式千千万,比如说带着乐器“走出去”。这是南宁的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,仁迪和同学们经常会通过这样的户外演出来传播甘美兰艺术。而市民们的热情也让仁迪萌生出了一个想法,是不是可以将印尼的甘美兰和中国的传统乐器进行融合演奏呢?
图片

 

如果我们能听到二胡的音乐,还有是琵琶的声音,这个是中国民族乐器的特色,在其他的国家都没有。
 
哎,你这个也能吹?
 
可以。
 
C调也能吹?
 
可以。
甘美兰和中国的传统乐器在音调上有着很大的不同,想要合奏确实很难。经过反复地磨合,仁迪改编了印尼西爪哇(省)的传统歌曲Sekar Manis,叫作《甜蜜的歌》,并且这首歌曲也登上了中国—东盟音乐周的舞台。
我很希望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音乐,特别是不同的国家,我们可以一起合作,可以交流,可以当中国和印尼文化交流桥梁。
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,在广西工作,我有机会主持《中泰歌会》《中国—东盟音乐会》等等的国际活动,也认识了许多像仁迪一样来自东盟国家的朋友。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,但是因为音乐的连接,我们可以走得更近,情谊更深。今年是仁迪在中国生活的第八年了,当我问他为什么会选择留在中国,他是这么说的。
第一个家是在万隆,第二个家是在南宁。
2023年的9月7号,一条新闻让仁迪特别地开心。因为在他的家乡印尼万隆,东南亚地区的第一条高铁,雅万高铁开通运行了。
我们从雅加达到万隆,如果开车差不多三个小时到四个小时。但是现在从雅加达到万隆只有四十分钟,特别是我的家里有高铁,我也很开心。
十年前,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首次在印度尼西亚提出,而雅万高铁的开通就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生动实践。正如印尼的甘美兰和中国的传统乐器跨越山海,也可以通过音符和节奏融合交织,用音乐架起一座民心相通的友谊桥梁,大道同行,丝路共鸣,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