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央视《主持人大赛》第一期文艺类选手文稿(一)

2023-10-24 10:01 播音主持艺考网 艺考课堂

文艺类1号选手 尹颂

【三分钟自我展示】

大家好,欢迎收看今天的《走遍中国》,我是主持人尹颂。

最近这天特别热,今天的节目呢,要给大家推荐到的是一个避暑胜地——江西的井冈山。很多人说,你给热糊涂了吧?井冈山不是革命圣地吗?没错,井冈山是中国的摇篮,但是呢,它七八月份的平均气温,只有二十四度左右,所以说呢,这个季节您上井冈山,不但可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,还能顺道避个暑,是不是一举两得呢?巍巍八百里井冈,山峦叠嶂,群峰环翠,(唱),请喝一杯茶,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,甜又香。喝上一杯井冈山的茶,那是清暑又解渴,您再看,漫山遍野的杜鹃花,看葱郁挺拔的井冈翠竹,这用南昌话说,叫作——红配绿,看不足。您想想,多么惬意,这才是生活嘛。

当然有一个地方要给您做特别地推荐,就是在2016年的2月2号,习近平总书记同老乡们一起打过糍粑共度小年的神山村。来到神山村,您不但可以体验到打糍粑的乐趣,而且您能住上民宿,吃上红米饭,喝上南瓜汤,忆苦思甜,糍粑越打越黏,这日子越过越甜。2017年,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,并且呢,神山村获评为“全国文明村镇”、“全国美丽休闲乡村”,成为了全国脱贫攻坚的样板村。我想这是井冈山精神——在新时代最完美的诠释。

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,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之下,我也从一名来到江西求学的普通大学生,成长为了一名卫视新闻主播,再到担任今年(2019)总台春晚江西井冈山分会场的主持人,正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井冈山人民一样,我也在为心中的梦想,努力奋斗着。

今天的井冈山,从红色历史中走来。向绿色发展中走去,欢迎大家伙到我们江西井冈山走一走,看一看。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,我们下期节目再见。

【90秒即兴考核】

大家好,欢迎收看今天的《我们》,我想,提起家乡,那是我们心中永远最温暖的地方。但是呢?随着年岁逐增,我们要为自己的心中的梦想,努力拼搏奋斗的时候,好像家乡在我们身后,离我们越来越远,但是我们永远割舍不断的是对它的乡愁。相信每个人都听过,余光中老师说过的这段话——乡愁,小时候,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;长大后,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,我在这头,新娘在那头。

那么今天的《我们》,我要为大家请出的是为我们国家国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,并且二十一年没有回过家的他,他是谁?我们一起来看短片。

文艺类2号选手 付琰

【三分钟自我展示】

欢迎各位来到今天的《琰说》,我是主持人付琰。

今天,我们说梦想,我会用名字来解读梦想。名字和梦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?每个人都有名字,而对于中国家庭来说,它寄托了父母对于孩子们的期望,从这个角度来看,名字就是我们最初背负的梦想。

拿我的名字来举例吧,先来看付,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”,这出自《孟子》的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》。傅说是商朝的一位宰相也是我的祖先,而我就出生在河南安阳殷墟的旁边,什么是琰呢?现如今我工作在浙江广电(集团),家也搬到了杭州良渚的田间,良渚出什么?玉琮。美玉就是琰,不信?您查《新华字典》。俗话说人如其名,我的父母期望我君子如玉。

名字不仅承载个人梦想,也记录时代梦想,接着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父辈年代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,建国、建军、建设、建业、建华等等。时间来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,你有没有一个叫改革的叔叔,叫开放的舅舅,叫小康的同学呢?这些名字记录了改革开放,也寄托了那代中国人对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奔小康的愿望。而如今孩子们的名字更多的诗情画意充满想象,不正是我们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吗?
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,名字见证了几代人与新中国一起长大。名字是我们最初的梦想,点亮你的名字就是点亮你的梦想。如果每一个人的名字都被点亮,如果每一个人都活成一束光,中国就必将是一轮闪耀的太阳。节目最后的时间我们可以在心中默念一下自己的名字,你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?

【90秒即兴考核】

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《诗情画意听乡音》。今天我们走进河南。说到河南,最打动人的一种声音,我们会想到豫剧,但是豫剧最近遇到了困难。在传承的过程中,怎样走进年轻人的心里?挺难。

我其实问了今天来到现场的年轻的朋友,他们说最低的一个门槛是因为咱们听不懂方言。听不懂,可这恰恰是音乐或者声音的魅力,因为它会给我们想象的空间。声音最基本的就是我们做主持人的阴阳上去,我们说天有四时春秋冬夏,在音乐中也有这样的四季变化。今天我给大家预告一下,第一位朋友会给我们带来,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;当然也有夏天,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,积极向上的一种生命力;当然冬天呢,是宝剑锋自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有过这样三个过程,你才能收获秋天,这样的一种收获的季节。

当然,今天我们要收获的第一位表演嘉宾,就是用咱们家乡最著名的豫剧的形式为我们来呈现,我们掌声有请。


本文内容来源有声语言艺术学,
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
编辑:月半,编审:清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