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德宗李适不能读成李shì,高适、胡适却可以,为什么?

2023-09-02 04:00 播音主持指南 训练课程

 

 

流沙河先生很反对简化字。虽然简化字自有其功劳,降低了学文字的门槛,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中华文化传承的文脉,这个意见是很有道理的。

当然,凡事都有利有弊,很难两全。不过,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,我们在阅读甚至应用文字的时候,也要多一点思考。
比如,有人听一个节目,主持人说“唐德宗李适(shì)”,就有人发现了问题:唐德宗应该叫李适(kuò)而不李适(shì)。
有人可能要问了:唐朝不还有一个诗人叫高适(shì)吗?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不是叫胡适(shì)吗?
其实,这就是简化字惹的祸。
唐德宗李适,包括孔子的弟子南宫适(这个人物也出现在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,不过是个武将),他们的名字读作kuò。是因为这个字在古代就写成这个样子,特别是用在人名中,它本来就读kuò。
而今天的简化字“适”,它的繁体字是“適”,所以高适实际上是“高適”,胡适原本是“胡適”。
也就是说,适和適,本就是两个字,只是简化使得它们合成了一个字。
与此类似的还有“后”这个字,现在“前后”“皇后”都用“后”这个简化字,而实际上“前后”中的“后”,繁体字是“後”;而“皇后”“王后”“太后”中的“后”原本就是“后”。
有个笑话是,一个所谓的明星毛笔字写得还可以,为了显示有文化,把“皇后”写成了“皇後”,愣是把自己的没文化暴露出来了。
还有一个常见字是“舍”,比如老舍的舍字曾经有过字音的争议,就和这个有问。因为我们现在的“舍”字,也是由两个字合并的。一个是舍,名词,房子;另一个是捨,动词,舍弃。
现在我们都写“舍”,但古代却是两个字,意思不一样,读音也不同。
所以,对古代的典籍,甚至哪怕是一个人名、一个地方都要小心,要从源头上捋一捋,不然就很有可能闹出笑话。
这正是,李适(kuò)不能说成李适(shì),胡适(shì)不能读成胡适(kuò)。
☻ 
本文内容来源:网络信息综合整理
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
编辑:尹柏林,编审:清欢
 
粉丝群聊
添加客服微信号:byzc2003 →备注“入群”
设置星标
点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→设置星标🌟